山西事业单位考试中公共基础有数学题吗?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山西事业单位考试中公共基础一般情况下是没有数学题的,但是可能会有数学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

根据《太谷县公开 *** 50名专业技术人员公告》可知:

(1)笔试采取闭卷方式进行,笔试满分为100分。笔试科目两科,各科计分均采取百分制,各以50%计入笔试总成绩。笔试总成绩统一划定合格线为60分。

(2)笔试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公共基础知识》两科。《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内容包括政治理论、时事政治、法律常识、公文写作、科技人文知识等。

(3)笔试时间:2014年6月14日。

(4)笔试地点见准考证。2014年6月13日凭本人身份证到人事局领取准考证。

更多事业单位考试相关信息,请参考:中公教育-事业单位考试网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考研数学1和数学2有什么区别吗?

1、对象不同:数学一主要对应理工科;数学二主要对应农学;

2、考试科目不同:

数学一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考得比较全面,而且题目相对偏难。

数学二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3、适用专业不同:

数学一是对数学要求较高的理工类专业的,适用专业:工学门类、管理学门类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等专业。

数学二是对于数学要求要低一些的农、林、地、矿、油等等专业的,适用专业:工学门类的纺织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工学门类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中对数学要求较低的二级学科等专业。

4、各自领域不同:

数学二不考概率,数学一的内容最多,也最难,难易程度是数学一、数学二的顺序来的。

扩展资料

考研解答技巧

考研数学解答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及应用题等,综合性较强,但也有部分题目用初等解法就可作答。跨考教育数学教研室李老师表示,解答题解题思路灵活多样,答案有时并不唯一,这就要求同学们不仅会做题,更要能摸清命题人的考查意图,选择最适合的 *** 进行解答。

结合教材和前一年的大纲,先吃透基本概念、基本 *** 和基本定理。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演绎科学,只有对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对基本定理和公式牢牢记住,才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对近几年数学答卷的分析表明,考生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基本概念、定理记不全、记不牢,理解不准确,基本解题 *** 掌握不好。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中小学山西省2021一级教师职称评定条件

一级教师也就是原来山西省晋升一级职称数学题的中级职称山西省晋升一级职称数学题,2021年一级教师职称评定山西省晋升一级职称数学题,标准如下:首先时间和学历要求山西省晋升一级职称数学题,研究生可以直接认定不需要评定,本科或者专科要满足二级教师相应时间,其次荣誉要求旗县级以上,业绩方面要求论文,承担公开课、观摩课,课题研究,等

[山西省]山西省晋升一级职称数学题,山西省高级职称考试

2022年山西省中小学职晋升一级教师的时间及条牛?

二到三年。如果拥有硕士学位在获得学位之后在中学教学时间满两年,拥有硕士学位的在获得学位前后在中学教学时间满三年以上,双学士学位或者研究生毕业获得助理级资格之后在中学有关岗位工作时间满两年,一级教师相当于中级职称,大部分地区晋级难度不大,但是由于一级职称以上的职数比例偏低,部分地区受名额限制评定一级教师。

2010四川高考理科卷是否很难?

2010年四川理科数学试题重基础、出活题、考能力

天利考试信息 *** 邀:李志荣,中学特级教师,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

一 试题易、中、难层次明显,尤其重视考查基础,选择题1至8题,填空题13至15题,解答题17至20题,20题第1问共一百分左右的题目都十分基础。这些试题起点较低,只要平时重视教材,抓好之一轮复习中的基础练习,做到理解、熟练、准确,就能顺利解答。

·团超值泰国蜂蜜芦荟 ·端午丹巴徒步摄影深度游

·大成网爱生活俱乐部 ·四川人的娱乐八卦阵地

选择题9至12题逐渐加难,尤其12题提高了难度。解答题20题题型常见,有一定运算量。22题作为最后一题,把函数、导数、数列、不等式等主干内容有机结合,层层递进,增强了试题的选拔功能。

试题第12、16、22题作为把关试题,用意明显。

二 注重主干知识、重点内容考查,试题不偏不怪。

如19题,考查了异面直线公垂线、二面角、体积,这些都是立几中的典型问题,都是围绕立几中最核心的位置关系“垂直”而展开,着力考查了数学中的重点、难点。

三 重视数学思想 *** 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如第2、4、6、9、10、14、15、20题考查了数形结合。12、22题考查了化归的思想 *** 。

四题目特色鲜明,对中学数学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第7题线性规划;第18题概率统计均以实际问题出现;第11题新颖;第16题以高等数学中的一个概念为背景。这些都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第22题很好地考察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第17题第1小问考查了教材上一个三角公式的推导过程。这在近年高考试题中是难得一见的,这对引导中学教学中用好教材、抓纲务本、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形成了试卷的一大亮点。

总之,试题别具匠心,不落俗套,耐人寻味,无超纲之嫌,特色鲜明,能让老师明白如何教,也能让学生明白怎样学,是一份难得的具有良好选拔功能的优秀试题。

美中不足的是,易中难的比例值得商榷,尤其是考虑增加中档题的比重,加大解答题前4道之间、每题每问之间的梯度,让一些中上,尤其是上等学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以上愚见不妥之处请斧正。

作者简介:李志荣,四川省中学特级教师,任教于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四川省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委。陕西师范大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特约编辑;山西师范大学《数学学习报》特约撰稿人;在《中学生学习报》、苏州大学《中学数学教学》等学术刊物发表文章40余篇,参编著作9部。其中《反函数的误区》等3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全文转载(或缩影)。任教高三毕业班17届,其中08届一学生获高考数学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