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 *** 附号码及其他联系方式
一、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联系 *** 和联系方式 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联系 *** 为0352-2186898、0352-2186896、0352-2186803、0352-2186824,该校联系地址为山西省大同市同泉路大同师范教务处、邮编为037039。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二、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介
学校始创于1905年,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初名大同府中学堂,1913年创建并改称山西省立第三中学,1972年更名为大同师范学校,1978年开始招收 山西师范大学 大同师专班,2003年省 *** 撤销中师建制,设立为雁北师范学院大同分院,2006年4月更名为山西大同大学大同师范分校,2008年9月省 *** 同意筹建“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市 *** 在大同师范原校址新建校区,改扩建后的学校软硬件已全部达到《专科学历教育高等学校设置标准》。2018年3月经省 *** 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正式成立。
学校占地487亩,项目建设用地32482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5436.88平方米,总投资5.88亿元。校园分教学区、生活区、办公区、运动区、文物区五大区域,其中教学区由文理科教学楼、艺术外语教学楼、电化教学楼、幼师教学楼、图书馆等8个单体建筑组成。生活区由学生公寓、教师公寓、专家楼、综合服务中心等8个单体建筑组成。运动区由体育馆和一个400米标准运动场组成。大学校园的整体设计,集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于一体,和谐统一的林、园、路已完美呈现。
目前在校生3306人,教职工199人,专任教师196人。专任教师中,副高职称40人,硕士及研究生87人,占比44%。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194.94万元,图书馆藏书17.2万册。日前,省教育厅批准、教育部备案7个师范专科专业。未来几年,学校将逐步拓展适应大同经济发展需要的非师范类专业。
近几年,学校生源质量和数量逐年增长,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2017年专升本报考达线率60.5%;小学教师资格证报考合格率81.8%。2018年,在792名毕业生中,报名参加专升本考试540人,考取二本A类院校243人。2014年以来,三年制普通高考招生全部为之一志愿录取,超过省划定的专科录取线100分左右,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同类院校比较优势明显。
大同教育局 ***
大同市教育局 *** 是0352-2074665。
大同市教育局,位于新开北路与新建北路的交汇处,坐落在大同七中旁侧,新开北路391号。由市内乘坐11路、15路、2路、22路、23路和26路公交车均可到达,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市教育局为正处级建制,机关现有行政在编职工55人。根据其主要工作职责内设办公室、思想政治教育科、计划财务科、政策法规科、学生工作科、基础教育科、师资科、职业教育科、成人教育科、市 *** 教育督导室、人事科、保卫科、机关党办、工会团委及监察室共15个职能科(室);并下设教研室、电教馆、仪器站、招生办及幼教中心共5个机关事业单位。
大同市教育局主要职责山西省大同市职称评定 *** :
1、研究拟定全市教育、教改工作的地方性政策与法规,提出全市教育、教改工作以及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战略与规划。
2、根据全市教育发展总体规划,会同相关部门拟定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计划。
并参与拟定筹措教育经费的政策,统筹管理本部门教育经费的使用工作。
3、宏观管理全市学前教育、普通中小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教学及教科研工作。
4、组织对全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的督导与评估,指导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国防教育工作。
5、主管全市教师工作,管理各级各类教师的资格认定工作,负责教育系列的职称评审工作。
拟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并组织实施毕业生分配工作。
6、管理全市学历教育及其考试工作。
参与拟定招生计划并组织实施招生考试工作。
7、负责全市教育基本信息的统计分析和发布;管理全市职工教育和岗位培训工作;组织落实推广普通话工作。
8、承办市 *** 交办的其山西省大同市职称评定 *** 他事项。
大同市劳动局在哪里?
大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地址是:大同市御东新区文兴路天祥街416号
作息时间:周一至周五: 上午9:00-12:00 下午:13:00-17:00。
咨询 *** :0352-7930323。
业务范围: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资格认定、劳务派遣行政许可、企业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审批、工伤认定、职业资格证书的核发、对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处罚等。
扩展资料:
大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法规,拟定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和政策,组织起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拟定并组织实施全市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流动政策,指导全市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
(三)负责全市促进就业和创业工作,拟定统筹城乡的就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拟定并组织落实就业援助制度;
拟定并落实职业资格制度相关政策,统筹建立面向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牵头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会同有关部门拟定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激励政策。
(四)统筹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组织实施城乡社会保险及补充保险政策和标准,完善并落实全省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续接办法;
贯彻执行机关企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政策,逐步提高基金统筹层次,会同有关部门拟定社会保险及其补充保险基金管理和监督办法并组织实施,编制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草案。
(五)负责全市就业、失业、社会保险基金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拟定应对预案,实施预防、调节和控制,做好全市就业工作,保持社会保险基金总体收支平衡。
(六)负责统筹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工作,贯彻执行省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政策;
会同有关部门拟定我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建立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
贯彻执行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福利政策和离退休政策,指导和监督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和企业负责人工资收入分配。
(七)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全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拟定事业单位人员和机关工勤人员管理政策,参与人才管理工作,贯彻执行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和继续教育政策;
牵头推进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工作,负责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和培养工作。
(八)拟定引进国(境)外人才和智力政策与措施并组织实施,负责全市引进国(境)外人才和智力工作,组织实施人才智力项目引进计划,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归口管理全市出国(境)培训工作。
(九)贯彻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政策,拟定我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计划,负责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贯彻落实部分企业军队转业干部解困和稳定政策;负责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管理服务工作。
(十)负责全市行政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综合管理,负责市直 *** 系统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档案管理工作;
贯彻执行公务员考录、考核、培训、奖惩等方面的政策法规,组织实施有关人员调配政策和特殊人员安置政策,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国家荣誉制度,拟定并组织实施 *** 奖励制度,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绩效考核。
(十一)会同有关部门贯彻农民工工作综合性政策,推动农民工相关政策的落实,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十二)贯彻执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和劳动关系政策,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监督落实消除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和女工、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保护政策,组织实施劳动监察,协调劳动者 *** 工作;
依法查处重大案件,受理劳动人事 *** 事项,会同有关部门协调处理有关重大 *** 事件和突发事件。
(十三)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承办市人民 *** 和市人大常委会的人事任免事项。
(十四)承办市人民 *** 交办的其他事项。
参考资料来源:大同市人民 *** 网-信息公开指南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