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博物院的历史沿革

民国八年(1919年)10月9日,山西博物院的前身——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成立。

微信号:jy00200200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民国十四年(1925年)10月,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更名为山西公立图书馆。原馆面积扩至9万平方米。博物馆成为图书馆的附设机构,馆员13人,藏书也增至13万余册。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0月,山西公立图书馆遵照省府颁发的《山西省民众教育馆组织规程》,山西公立图书馆原址及所有图书物品,筹备开办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8日,太原沦陷。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随之沦落日军手中,日军接管省立民众教育馆后,将其更名为太原图书馆,附设于“山西文化保护会”,由日军山冈部队管理。之后又先后易手日军舞兵团和山西陆军特务机关代管。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2月,由山西陆军特务机关移交伪山西省署。

民国三十年(1941年)1月,更名为山西省立新民教育馆。日军从全省各地掠夺书籍、文物等以充馆藏,并且将一些珍贵文物、书籍运至日本。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战胜利,阎锡山委任王仲元为接收委员,恢复省立民众教育馆馆名。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太原解放前夕,阎锡山将兵工厂设于民众教育馆馆址文庙,博物馆工作被迫中断。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省立民众教育馆由人民 *** 太原军事委员会文教接管组接管,更名为山西省图书博物馆,下设博物部。

1953年9月,山西图书博物馆与太原文物馆合并,更名为山西省博物馆,人员编制增至70余人。

1956年,山西省博物馆按照地志博物馆模式陆续完成自然之部、历史之部和社会主义建设之部的基本陈列,并对公众开放。

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博物馆陈列和藏品被列为“封资修”或“四旧”受到批判,博物馆事业遭到破坏。

1971年11月,博物馆开始逐步恢复业务工作。

1992年,山西省委和省 *** ,决定筹建一座现代化新馆。

1997年,山西博物馆新馆项目批准立项。

2001年,山西博物馆新馆奠基。

2004年,新馆建成,定名为山西博物院。8月,陈列设计工程启动。

2005年1月8日,“晋魂”陈列在新落成的馆址举行预展,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9月26日,基本陈列“晋魂”正式向公众开放。

山西博物院的介绍

山西博物院位于太原市汾河西畔滨河西路北段13号山西博物院职称,前身为1919年创建山西博物院职称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此后屡次更名。1953年起称山西省博物馆。新馆于2001年8月10日奠基开工,2004年竣工,定名为山西博物院,为国家“九五”重点建设工程,也是山西省建国以来投资规模更大的文化基础设施,是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占地168亩,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总投资近4亿元人民币,珍贵藏品约40万件(截止2015年9月)。1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

[山西省]山西博物院职称,山西博物院百度百科

山西博物馆事业单位待遇

不是很高。

试用期三个月,工资每人每月2200元,单位提供食宿。正式录用每人每月工资2500元,含五险一金。

山西博物院位于太原市汾河西畔滨河西路北段13号,前身为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此后屡次更名。1953年起称山西省博物馆。

山西博物馆的介绍?

山西博物院位于太原市滨河西路,直属于山西省文物局,副厅级建制。博物院占地面积168亩,建筑面积51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0000平方米,库区面积12000平方米。前身为山西省博物馆,是我国建馆时间较早的综合性地志博物馆之一。山西博物院由主楼和四座角楼构成主体建筑,主楼地上四层地下一层,造型“如斗似鼎”,四翼舒展,象征丰收吉祥;四座角楼分别为临时展厅、多功能报告厅、文研楼和行政楼。博物院保藏了社会征集、捐赠和出土文物共计10余万件,包括反映史前文化、夏文化、殷商北部的方国文化、晋文化、北朝民族融合文化、宋金戏曲文化、明清晋商文化的文物精品以及抗日战争时期三大抗日根据地的革命文物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珍贵文物。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它紧紧抓住山西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亮点”重点展示,并打破传统陈列模式,以物代史,史物结合,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广受赞誉的陈列风格。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