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条例
之一章 总则之一条 为了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指的农业技术、包括种植业的品种选育、良种推广、耕作栽培、土攘肥料、植物保护、农业环境保护以及农副产品的保鲜、加工、贮运、包装等技术。第三条 凡在本省境内从事农业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技术培训和经营服务的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组织、农民技术员、科技示范户以及与农业技术推广有关的其他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条例。第四条 农业技术推广的任务是将科研成果、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转化为生产力,以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第五条 农业技术推广应坚持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原则,面向农村,服务于农业生产。第六条 各级人民 *** 应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领导。对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组织和个人,应给予支持和鼓励,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第二章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第七条 各级农业行政部门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事业单位。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同级农业行政部门和上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领导和指导下,独立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第八条 省、地两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管理和指导机构。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是综合性的技术推广机构。它们的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
(二)实施农业技术推广计划,掌握农业技术推广情况;
(三)指导下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队伍的建设;
(四)指导农民按专业分工建立各种技术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层次的农业技术推广,逐步形成社会化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五)组织培训农业技术干部、农村基层干部、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向农民普及农业科学知识;
(六)搜集、整理、传递农业科技情报和经济信息,参与有关科技成果的技术鉴定;
(七)承担新技术的引进和示范推广,调查、总结、推广增产技术经验,建立高产、优质、增收示范点;
(八)组织管理并兴办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技术经济实体和农业技术承包工作;
(九)总结交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经验。第九条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指导下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第十条 村办、联户办、户办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及农民技术员、科技示范户,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指导下,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第十一条 在农业行政部门的组织和协调下,科技管理部门、农业院校、科研单位和各种专业合作组织、技术协会、研究会,应当积极参加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第三章 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第十二条 巩固和发展以农业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农民技术员为主体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按国家所规定的编制配齐人员,并逐步培养和配备信息管理、农副产品加工、贮运等专业技术人员。
乡、镇农业技术人员的配备和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村至少选配一名农业技术人员,其待遇由村民委员会决定。第十四条 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院校、科研单位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积极培养农业技术人才。
应通过多种形式培训农业技术人员,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第十五条 对在职的各类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考核,评定技术职称和聘任技术职务。
农民技术员经过考核,凡符合条件的授予相应的技术职称,并发给职称证书,聘用的可享受相成待遇。第四章 农业技术推广经营服务第十六条 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院校、科研单位和各种专业合作组织、技术协会、研究会,可以创办各种所有制形式和多层次的农业技术经济实体。
允许并鼓励农民通过集资、入股以及村办、联户办、户办等方式,兴办各种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经济实体。第十七条 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根据当地产前、产中、产后的需要,开展有偿服务、技术咨询、技术经济承包,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第十八条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组织,可以根据国家规定和农业技术推广的需要,经营有关的农用生产资料。可以结合新技术推广的需要,经营有关的农用生产资料。可以结合新技术推广,开发农副产品的保鲜、加工、贮运、包装等业务。
职称转评最新规定
如下:
一、评审范围
(一)人员范围
我市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等(以下称用人单位),在建设工程专业技术领域从业的在职(聘)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
以下人员不得申报:
1.国家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
2.退休人员(已办理退休手续或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以评委会办事机构开始收受申报评审材料之日为界);
3.公职人员受到政务处分且在处分影响期间的;
4.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记过以上处分且在受处分期间的。
(二)专业范围
建筑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建筑电气工程、风景园林、建筑装饰工程、岩土工程与测量、建筑工程施工、建筑工程管理、建筑经济、城市燃气工程、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
建材工程:硅酸盐工程、非金属矿及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
生态环境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生物、环境化学、环境物理、生态环境监测;
水利工程:水文及水资源、水土保持、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水利水电工程施工。
二、申报条件
(一)基本条件
1.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为我市经济建设服务。
2.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热爱本职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二)标准条件
技术员
1.熟悉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
2.具有完成一般技术辅助性工作的实际能力。
助理工程师
1.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
2.具有独立完成一般技术工作的实际能力,能处理本专业范围内一般性技术难题。
3.具有指导技术员工作的能力。
三、评审条件
(一)学历、资历及任职年限条件
技术员
1.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
2.具备大学专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历,在本专业技术工作岗位见习期满1年。
助理工程师
1.具备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
2.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在本专业技术工作岗位见习期满1年;
3.具备大学专科学历,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或聘任技术员满2年;
4.或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历,聘任技术员满4年。
5.对在基层农村、艰苦边远地区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15年且业绩突出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学历可放宽至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历。
事业单位申报人须在岗聘用且兑现相应专业技术岗位工资,事业单位以工资表聘任时间为准,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以聘任文件或证书时间为准,非公经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以取得相关资格时间为准。
专业技术人才调整工作岗位后跨系列(专业)申报职称评审的,须在现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年以上,按规定转评现岗位同级职称后,方可申报上一级职称评审,同级职称任职时间可连续计算。
申报人须具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相近专业是指理科、工科专业。专业证书和结业证书,不能作为学历依据。相近专业是指理科、工科专业〈参考《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2号)〉。所学专业为设计学类(专业为:艺术设计学、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艺术与科技、包装设计)并从事建筑和风景园林专业技术工作的可申报建筑学和风景园林专业助理工程师;所学专业为林学类(专业为:林学、园林、森林保护、经济林)并从事风景园林专业技术工作的可申报风景园林专业助理工程师。
(二)能力与业绩条件
助理工程师评审,需要提供一篇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或聘任技术员期间参与本单位建设工程方面的研究、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1000字以上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三)继续教育要求
根据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5号),申报人均须完成继续教育规定学时和公需课程要求。每年学习时间不少于90学时(其中:包括能力建设、职业道德、心理健康调试、知识产权和日常安全教育等相关内容的公需科目不少于30学时)。需提交近一年继续教育证明材料。
(四)考核要求
必须参加年度考核和任职期满考核,且任期内考核结果均为合格以上等次。年限须符合相应的规定要求,年度考核确定为基本合格及以下等次的,当年任职年限不做计算,考核合格年限可累计计算。
其他要求
1.高技能人才申报要求:
在生产一线从事建设工程专业技能工作的高技能人才参加评审按照《关于印发〈山西省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实施方案〉的通知》(晋人社厅发〔2019〕55号)执行。
2.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要求:
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职称评审,按照《关于转发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转发人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民营企业职称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并人社专字[2020]25号)执行。
3.从机关流转到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要求:
从机关流动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以上的人员,首次申报职称评审可比照同等学历、资历、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直接申报相应层级职称。
四、申报程序
1.坚持个人自主申报、单位民主评议、逐级申报审核原则。严格执行“三公示”制度,即:评审标准条件程序公示、个人申报材料公示、单位鉴定意见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方可推荐。
2.申报材料按照“谁审核、谁签字、谁负责”原则,逐级审核上报。申报人及推荐单位对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全责,实行“双承诺”制。申报人及所在单位要在评审表中相应栏目内,对申报人材料真实性、合法性做出承诺,并签字确认。
3.申报人提供虚假材料的,一经查实,取消当年申报参评或评审通过资格,相关信息记入诚信档案库,并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记录期限为3年。申报人所在工作单位未依法履行审核职责的,对有关负责人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五、评审办法
评审采取专业答辩和能力业绩评判相结合,实行百分量化制,其中,专业答辩实行命题匿名制、现场公开答辩的办法,满分60分;能力与业绩评价满分40分。实行末位淘汰,综合淘汰率不低于20%。
六、材料报送及评审安排
根据国家、省、市疫情防控相关规定,材料报送采取 *** 预约形式。各单位要在规定的时间做好材料报送工作(详见附件),并安排专人统一报送(不受理个人申报)。申报材料采用电子文档与纸质材料相结合报送的方式进行。报送材料时须交验相应原件,审核后退回。
参加上年度评审答辩未通过者,申报参评时须提交符合要求新的能体现专业技术工作能力与业绩的材料。上年度综合评议未通过者,若无较明显的专业工作新业绩,本年度一般不予受理申报。
晋中信息学院是几本院校?
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本科一本、二本的概念。
学校简介
学校座落在晋商文化名城、孟母故里——山西太谷,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突出,交通网状分布四通八达,到省城太原30分钟车程,到首都北京飞机50分钟、高铁3个多小时,学生既可在安静的环境下读书,又可以尽享繁华大都市的现代生活。
学校前身是成立于2002年的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2020年12月,教育部发文,学校更名为晋中信息学院。座落在晋商文化名城、孟母故里一一山西太谷,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突出,交通网状分布四通人达,到省城大原30分钟车程,到首都北京飞机50分钟、高铁3个多小时,既可在安静的环境下读书,又可以凤享繁华大都市的现代生活。截止2021年9月,学校占地面积近1000亩,建筑面积33,03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1.02万平方米。目前在校生1.5万余人。学校在山西省内率先实施了全员书院制改革,成立了大行书院、三达书院、右岸书院等。大书院,设有10个二级院系、4个教学部,开设有46个本科专业和若干国际合作项目(专业)构筑了具有品牌优典、特色鲜明、适应社会需求、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结构。
历史沿革
2002年,学校经山西省人民 *** 批准设立。
2003年,教育部正式确认为独立学院,开始招生。
2005年12月15日,山西农业大学与山西新兴教育投资公司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合办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四年制大学本科),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2006年2月,山西农业大学与山西新兴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根据协议规定,双方遵照国家有关法规合办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四年制大学本科),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双方合作从2006年1月1日开始,基本合作期为20年。
2006年9月,新生入住晋中新校区(文教城校区)。
2010年,山西农业大学与山西泰古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共同举办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4月8日,学院太谷新校区奠基仪式在太谷滨河大学城举行。9月21日,新生入住太谷新校区。
2011年12月6日,学院与日本京都信息大学院大学签署框架协议。16日,学院荣膺“全国十大独立学院”。
2012年3月,学院新增动画、城市规划、制药工程、财务管理、农村区域发展5个本科专业。
2013年3月,学院新增工业设计、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 *** 工程、物流管理5个本科专业。至此,学院已开设39个本科专业(方向),覆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农学、文学、艺术学七大学科门类。12月4日,学院荣膺“2013中国品牌影响力独立学院”。
2014年3月,学院新增机械电子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两个本科专业。4月,学院新增专升本与对口升学招生类别。
2017年3月25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举行了书院制启动暨右岸书院落成典礼仪式,成为山西省首家全面实施书院制改革的大学。
2017年6月29日,学校淬炼商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原“工商与公共管理系”更名为“淬炼商学院”,下设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注册会计师方向)、市场营销、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5个专业及专业方向,培养有专业背景的本科层次MBA人才。
2020年12月23日,教育部正式下文,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转设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晋中信息学院。
2020年12月,教育部同意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转设为晋中信息学院,学校标识码为4114013535;同时撤销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的建制。
2021年3月,山西省 *** 同意设立晋中信息学院,同时撤销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的建制。
2021年12月,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
院系专业
据2021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0个二级学院、4个教学部,开设有49个本科专业和若干国际合作项目(专业)。
师资队伍
据2021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专任教师653人(不含双肩挑教师53人)、外聘教师179人,折合教师总数为742.5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9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171人;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498人。具有行业企业背景的教师125人。
2021年录取分数线
安徽 文科 531 ;云南 文科 500; 辽宁 文科 498;
贵州 文科 493; 河南 文科 490; 江苏 历史 488;
四川 文科 485; 天津 综合 485; 河北 历史 464;
宁夏 文科 456。
教学建设
截至2020年9月,学校有省级优势专业1个;2个专业通过德国12ASIIN专业认证
省级优势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教学成果
2019-2020学年,学校立项省教育厅教学改革创新项目9项;教师主编专业教材6本。
学生成绩
据2021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近五年来,学校学生在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各类学科竞赛中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100余项、省级奖项50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创新创业奖项50余项。
所获荣誉
2022年,晋中信息学院淬炼商学院团总支被授予“山西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科研平台
据2021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太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展示中心等研究机构。
科研成果
2019-2020学年,学校获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科技创新项目21项;获批省“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互联网+教育研究和劳动教育研究专项课题13项;教师发表科研论文344篇,其中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以上论文共计19篇;出版专著、译著9部;教师专利(著作权)授权17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
学术资源
截至2020年9月,学校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21.80万册,生均纸质图书80.47册;拥有电子图书315440册,电子期刊400421册,学位论文394.47万册;其中学术期刊6600余种,学位论文390000余本,中国会议论文1600余本,中国报纸600余种,内容涉及基础学科、工程科技、农业科技、医药卫生、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科技、经济与管理等方面;电子图书数据库1个,畅想之星电子书以学术类电子书为主,该数据库共有电子图书93434册。
合作交流
据2021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推出高端暑期留学项目;已与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大学、德国汉姆-利普斯塔特学院等中国国外大学签订了校级交流与合作协议。
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一、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邮编是多少
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邮编为044000,该校地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红旗东街46号,是一所经山西省人民 *** 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公立高等农业专科院校。
二、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山西省人民 *** 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公立高等农业专科院校。学院属山西省人民 *** 领导,运城市人民 *** 管理。
学院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占地面积980.21亩,其中,校本部47.68亩,之一实习农场928.04亩,货场培训基地4.49亩。学院建筑面积52564平方米,其中教学大楼5050平方米,实验大楼3348.5平方米,图书馆1059平方米,培训楼1300平方米,礼堂餐厅3046平方米,学生公寓6652平方米等。
学院现有教职工189名,专任教师123名,外聘及返聘教师11名。高级职称44人,其中教授职称1名,讲师64名,教师中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60名。有17名教师先后荣获省市级劳动模范、优秀教师和先进工作者称号,近年来我院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有19项,发表科研论文150余篇,编写教材著作20余部。
学院现有在校生2037人。生源以山西省为主,先后在周边8个省区招生。近三年来,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0%以上,在全省同类农业院校中就业率排名之一。
目前学院设三系两部:农林与工程系、经贸管理系、信息工程系、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教学部。开设25个专业:园艺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畜牧兽医、农业经济管理、会计、计算机应用技术、市场营销、计算机系统与维护、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电子商务、移动互联应用技术、旅游管理、设施农业与装备等。其中,园艺技术与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学院建有标准高、现代化程度高的校内实训室、实习基地34个,校外实训基地21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34.06万元。学院拥有教学用计算机553台;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座位482个。图书馆藏书15.9万册,开设了电子阅览室,建成了校园网。学院还有标准化田径运动场、风雨操场,各种体育设施能满足体育教学和师生锻炼的需要。
学院有千亩实习农场,实习农场的分布为无病毒红富士苹果示范园,40亩柿树标本园,30亩园艺实验田,还有供师生科学实验用的大棚油桃、大棚蔬菜、大棚葡萄、温室花卉等。实习农场布局合理、品种齐全、设施配套、全场管灌联网,示范作用强,辐射面积大,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1995年以来,先后在实习农场召开了全省农科教现场会、全省林业现场会、全省农牧学校实习农场建设现场会。1998年5月全国无病毒红富士苹果运城协作现场会召开时,实习农场是主要参观点,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
山西运城农业技术学院是由1951年建校的山西运城农校发展而来的。建校68年来,学院始终坚持以 *** 理论、“ ***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以农为基、多科并举,培养适应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运城市、山西省和周边省区新农村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带来新机遇,******要有新作为。学院将继续在省委、省 *** 领导下,在市委、市 *** 的管理支持下,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创优势,全面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实现学院又好又快发展。
太原中小企业工程技术人才发展促进会能评中级职称吗
一、太原市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信息
序号、职称评审委员会名称:类别,评审范围,评委会组建单位,办事机构,联系 *** 。
1、太原市基层医疗卫生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行业,全市申报基层医疗卫生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人事科,4225055。
太原市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行业,全市申报中小学教师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市教育局,教师工作科,2020594。
3、太原市中心医院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自主评审,本院申报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北京大学之一医院太原医院太原市中心医院,人事科,6656016。
4、太原市工程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行业,全市申报工程系列机械、电子、新材料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人事科,4223643。
二、太原市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信息
序号、职称评审委员会名称:类别,评审范围,评委会组建单位,办事机构,联系 *** 。
1、太原市工程系列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行业,"全市申报除城建、自然资源、城市轨道交通、快递专业工程以外的工程类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人事教育科,4223643。
2、太原市工程系列(城建专业)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行业,全市申报城建工程类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人教科,625650。
3、太原市工程系列(自然资源专业)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行业,全市申报自然资源专业工程类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人事科,3586607。
4、太原市工程系列(快递专业)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行业,全市申报快递专业工程类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市邮政管理局,办公室,8860609。
5、太原市工程系列(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行业,全市申报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工程类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太原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5678937。
6、太原市民营企业工程系列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行业,全市申报民营企业工程类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太原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科技创新科,4225186。
7、太原市自由职业者工程系列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行业,全市申报自由职业者工程类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太原市中小企业工程技术人才发展促进会,人力资源部,3555477。
8、太原市农业系列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行业,全市申报农业系列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市农业农村局,人事科,4223640。
9、太原市新闻系列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行业,全市申报新闻系列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市委宣传部,新闻科,4030759。
10、太原市档案系列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行业,全市申报档案系列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市委办公室,档案工作科,4030829。
11、太原学院教师系列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自主评审,本学院内申报讲师系列专业技术人员,太原学院,人力资源处,378016。
12、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系列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自主评审,本学院内申报讲师系列专业技术人员,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5633068。
13、太原旅游职业学院教师系列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自主评审,本学院内申报讲师系列专业技术人员,太原旅游职业学院,人事处,7693801。
14、太原市党校系统教师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行业,全市申报党校系统教师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市委党校,基层党校工作部,7521016。
15、太原市艺术系列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行业,全市申报艺术系列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市文化和旅游局,人事科,4223654。
16、太原市图书资料系列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行业,全市申报图书资料系列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市文化和旅游局,人事科,4223654。
17、太原市群众文化系列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行业,全市申报群众文化系列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市文化和旅游局,人事科,4223654。
18、太原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系列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行业,全市申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市教育局,教师工作科,2020594。
19、太原市社会科学研究系列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行业,全市申报社会科学研究系列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太原社会科学院,科研管理部,3337499。
20、太原市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行业,全市申报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市科技局,人事科,4225700。
21、太原市直属中小学一级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行业,全市申报中小学一级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市教育局,教师工作科,2020594。
22、太原市小店区中小学一级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行业,全区申报中小学一级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小店区教育科技局,教师工作组,7174852。
23、太原市迎泽区中小学一级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行业,全区申报中小学一级教师专业技术人员,迎泽区教育局,人事股,4159432。
24、太原市杏花岭区中小学一级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行业,全区申报中小学一级教师专业技术人员,杏花岭区教育局,人事科,7783319-8115。
25、太原市尖草坪区中小学一级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行业,全区申报中小学一级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尖草坪区教育局,师训科,5640527。
26、太原市万柏林区中小学一级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行业,全区申报中小学一级教师专业技术人员,万柏林区教育局,人事科,6186482。
27、太原市晋源区中小学一级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行业,全区申报中小学一级教师专业技术人员,晋源区教育局,人事劳资股,6592554。
28、太原市古交市中小学一级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行业,古交市申报中小学一级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古交市教育科技局,人力资源股,5214659。
29、太原市清徐县中小学一级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行业,清徐县申报中小学一级教师专业技术人员,清徐县教育科技局,人事股,5722505。
30、太原市阳曲县中小学一级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行业,阳曲县申报中小学一级教师专业技术人员,阳曲县教育局,人事科,5529626。
31、太原市娄烦县中小学一级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行业,娄烦县申报中小学一级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娄烦县教育科技局,人事科,5321099。
大同、朔州、忻州、阳泉、吕梁、晋中、长治、晋城、临汾、运城等城市也有类似职称评审委员会。
2017年河北省高级职称评审何时发证
一般公示后三个月即可领到证。
高级职称是职称中的更高级别,分正高级和副高级两类。职称(Professional Title)最初源于职务名称,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它
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就学术而言,它具有学衔的性质;就专业技术水平而言,它具有岗位的性质。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何种专业技术职称,表明他具有何种学术水平或从事何种工作岗位,象征着一定的身份和地位。
专业技术职业系列:高等学校教师,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卫生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农业技术人员,新闻专业,出版专业人员,图书资料专业,文物博物专业,档案专业人员,工艺美术专业。
技工学校教,体育教练员,翻译专业,广播电视播音,海关专业人员,会计专业,统计专业,经济专业人员,实验技术人员,中等专业学校教师,中学教师,小学(幼儿园)教师,艺术专业,律师,船舶技术人员,民用航空飞行技术人员.
扩展资料
高级职称地方政策:
黑龙江,2018年,黑龙江省委省 *** 下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对长期扎根农村基层一线累计从教满30年,为当地教育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教师,可破格申报认定“基层”高级教师职称。
山西,2018年9月19日,在山西省 *** 召开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人社厅副巡视员王新民就关于教师职称评审改革答记者问。
王新民:关于教师职称评审改革,山西省主要有两方面改革措施:
一是在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教师系列增设正高级职称。从2018年起,向各市下放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审权,由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指导市教育局按程序组建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开展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审。
到2019年我省高校将全部自主开展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二是坚持立德树人,把教书育人作为教师评价的核心内容,坚持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全面考核和突出重点相结合,注重对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专业发展的综合评价。
坚持分类指导和分层次评价相结合,根据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岗位教师的职责特点,分类分层次分学科设置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
完善“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重点评价其道德培育、教育理念、教学 *** 、教学实绩等教学能力和专业工作经历、技术研发服务、指导学生实践实训活动等专业实践能力。
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职业院校教师评价机制,引入企业、行业人才发展标准,发挥校企联合的多元评价主体作用。将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教学成果奖”“信息化教学大赛”等纳入职业院校教师评价体系。
关于教师岗位管理改革主要是以下措施:
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全省的大中小学校已经实行了岗位设置、岗位聘用和公开 *** 制度。加强中小学岗位管理。完善符合中小学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合理确定评价与聘用的衔接关系,评以适用、以用促评。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研究制定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岗位设置办法。
全面实行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编制范围内负责核定岗位总量、岗位设置,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岗位总量内进行岗位设置,统筹管理教师,学校按岗聘任、聘期管理。健全考核制度,加强聘后管理,在岗位聘用中实现人员能上能下。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