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各个专业中高级职称评审条件和专业划分
1、建筑工程相关专业山西地质矿产局职称评审: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2、公路工程相关职称:公路工程、桥梁工程、公路与桥梁工程、交通土建、隧道(地下结构工程)、交通工程。
3、铁通工程相关职称:铁道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以及铁路线路、站场、路基、轨道。
4、水利水电相关职称: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水利工程施工、农田水利工程、水电站动力设备、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文与资源、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水利机械等水利水电类。
5、电力工程相关职称:热动力工程、谁能动力工程、核电工程、风电、太阳能及其它能源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6、矿山工程相关职称:矿建、结构、机电、地质、测量、通风安全。
7、市政相关职称:道路与桥梁、给排水、结构、机电、燃气。
8、通信工程相关职称:通信工程、有线通信、无线通信、 *** 交换、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数据通信、光纤通信、计算机通信、计算机、电子信息、软件、电子工程、信息工程、 *** 工程、自动化、信号、计算机应用、数据及多媒体、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9、机电工程相关职称:暖通、给排水、电气、机械设备、焊接、自动化控制
10、电子与智能化职称:计算机、电子、通信、自动化、电气。
11、建筑美术设计职称:环境艺术、建筑学、室内设计、舞美设计、工业设计、雕塑
12、结构专业职称:土木工程、工民建、结构、建筑施工、建筑工程。
工程类中级职称都有哪些专业方向
13、岩土专业:岩土工程、地下建筑、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地球地理、工程地质、探矿工程、勘察技术与工程、地质勘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放射地质、地质测绘、矿产地质与勘探、煤用地质勘查、岩土与地基。
14、机械专业:名称中含有“机械”或“机电”的,汽车拖拉机运用与修理、焊接工艺与设备、汽车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运用工程、物流装备。
15、给排水专业:给排水、建筑水电、建筑环境与设备、环境工程、管道工程。
16、暖通专业:管道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环境工程、暖通、供热通风与空调、制冷与空调、水暖、采暖通风、暖通空调。
17、电气专业:名称中含有“电气”、“机电”或“电力”的,发电、输变电、供配电、工企自动化、自控、建筑环境与设备、计算机应用。
18、地质专业:名称中含有“地质”或“地下”的,探矿工程、物探、化探、水工、岩土与地基、采矿煤工程、采矿。
19、测量专业:名称中含有“测量”或“测绘”的,工程序列各职称专业。
20、通风安全专业:安全工程、通风、管道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环境工程、暖通、供热通风与空调、制冷与空调、水暖、采暖通风、暖通空调、爆破。
21、动力专业:名称中含有“机械”或“机电”的,汽车拖拉机运用与修理、焊接工艺与设备、汽车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工业设计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车辆工程专业、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运用工程、物流装备。
22、自动控制: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机械自动化、电气自动化、计算机应用、电子、仪表、自动控制、自动化、生产过程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机电一体化。
23、燃气专业:燃气工程、燃气储配与应用、城市燃气输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石油天然气储运。
24、焊接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方向)、焊接工艺与设备、焊接技术、焊接施工、机械焊接,名称中含有“机械”、“金属”、“ 汽车”或“船舶”。
下面,山西地质矿产局职称评审我们来山西地质矿产局职称评审了解下, 职称的分类及其正常申报条件 :
评审助理工程师资格,应具备下列条件
1、助理工程师(初级职称):
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工作满半年以上山西地质矿产局职称评审;
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三年以上;
中专毕业后担任技术员级职务5年以上。
中专从事工作7年以上
2.中级:
⑴ 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⑵ 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七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⑶ 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六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3.副高级:(有的地方没有副高级,中级可直接评高级)
⑶ 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十年以上,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⑷ 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八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⑸ 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十三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凡符合上述申报条件的人员,还必须遵纪守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本专业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且具备相应的专业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工程地质勘查专业如何评职称
评定标准:地质勘查专业高级工程师须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和法规;熟悉相关专业知识,及时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最新科技状况和发展趋势,能将新技术成果应用于工作实践;有丰富的专业技术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技术问题,业绩显著,取得较大价值的科技成果,或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或引进、消化、吸收新技术中取得良好效果;公开发表、出版本专业有较高水平的论文、著作;有培养和指导工程师工作的能力。
一、 适用范围
本条件适用于从事矿产地质勘查、区域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遥感地质、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探矿(安全)工程、实验测试、地质机械(仪器)等专业工程技术人员。
二、政治思想条件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合格以上。
三、学历、资历条件
获博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取得工程师资格2年以上;获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取得工程师资格5年以上。
四、外语、计算机条件
(一)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统一考试,成绩符合规定要求;
(二)较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参加全国或全省职称计算机考试,成绩符合规定要求。
五、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
取得工程师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 参加国家或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或技术难度大、综合性强、影响面广的科研项目,并任专题负责人;或参加两项市(厅)级科研项目的主要技术骨干。
(二)主持两项省(部)级或技术难度较大的技术开发项目或主持两项新产品投产并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三) 完成一项省(部)级大型项目或重点项目并担任专业负责人。
(四)完成二项省(部)级中型项目或市(厅)级大型项目或重点项目并担任专业负责人。
(五)完成4项市(厅)级中型项目并担任专业负责人。
(六)主持完成工程结算额500万元以上或两项单项工程结算额在2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施工;或单项工程结算额在50万元以上或两项单项工程结算额在20万元以上的勘察设计项目。
(七)主持完成省(部)级一项或市(厅)级两项新技术推广、新工艺(设备)应用项目,在工作中实施并取得预期效益。
(八)在省、部级中型项目及市(厅)级大型项目或重点项目实施中,担任本专业的生产、安全及质量管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
六、业绩成果条件
取得工程师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 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获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或市(厅)级科技成果一等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获奖证书为准)
(二) 建设工程项目获省(部)级优质工程奖或勘察设计项目获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的主要完成人或二项市(厅)级优质工程奖或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的主要完成人。(以获奖证书为准)
(三)负责推广新技术、新工艺(设备),获得市(厅)级以上奖励的主要完成人。
(四) 负责完成两项技术开发项目使技术水平得到提高,或两项新产品批量生产并取得预期效益,获省(部)级验收通过。
(五)主持编写一项专业技术标准、规程、规范或两项专业技术发展规划,经省(部)级批准颁发实行。
(六)获本专业发明专利两项,并得到实施。
七、论文、著作条件
取得工程师资格后,公开发表、出版本专业有较高水平的论文(之一作者)、著作(主要编著者),撰写有较大价值的专项技术分析报告,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 出版本专业著作1部;
(二) 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论文2篇以上;
(三) 在国际或全国学术会议宣读交流论文2篇以上;
(四) 为解决复杂技术问题撰写有较高水平的技术分析报告或重大项目的立项研究(论证)报告两篇以上。
八、破格条件
为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对确有突出贡献者,并取得工程师资格2年以上,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二条,可破格申报:
(一)获国家级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项的主要完成人;或获省(部)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或三等奖二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奖励证书为准)。
(二)在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方面取得了重大经济社会效益,处于本行业领先水平,并被省(部)级授予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三)担任大、中型项目中的技术负责人,完成大型工程一项或中型工程两项以上,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并通过省级权威部门鉴定,填补了省内外技术领域空白。
(四)在国家或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有价值的学术论文3篇、省级5篇以上,或正式出版专著一部(独著10万字以上,合著20万字以上)。
省地矿局的正式工作人员算是是公务员么?还是事业单位编制
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不是国家公务员。
1、公务员编制,又叫行政编制,通过国家或地方公务员考试进入 *** 部门工作,是我国党政部门的主力军,工资参照行政级别发放。
2、事业编制,通过国家或地方事业人员考试录用。事业编制原则上只能在事业单位工作,例如学校、医院或其他行政部门下属事业单位,工资参照专业技能职称发放。
扩展资料:
组织、协调机关日常工作;负责有关文件的起草及局决定事项的交办、督办;负责管理机关文秘、信息、宣传、档案、保密、文印工作;负责综合治理及 *** 工作;负责有关重大会议的筹办 ;负责对外联络、新闻发布和公务接待工作;负责电子政务建设与技术管理工作。
组织研究地质工作发展战略,参与拟订地质工作发展中长期规划;开展有关政策法规研究。指导地勘单位改革和发展,拟订结构调整方案;负责工作目标管理和合同管理工作;负责法制宣传教育及法律咨询服务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湖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山西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
全国地质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一、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基本情况
山西省山西地质矿产局职称评审的地质环境监测机构由山西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隶属山西省国土资源厅)、12个市(队)级监测中心(站)(其中6个隶属市国土资源局山西地质矿产局职称评审,6个隶属地勘局各队)组成,从业人员共计15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13人(高级职称者39人,中级职称者33人,初级职称者41人),其山西地质矿产局职称评审他人员46人(见表)。
山西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原名山西省地矿局环境地质总站,经原地质矿产部批准成立于1987年,隶属山西省地质矿产局。2000年12月划归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更名为山西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2001年山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核准山西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为山西省国土资源厅直属全额预算管理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承担编制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地质遗迹保护与合理利用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具体事务山西地质矿产局职称评审;具体实施地质环境监测规划、计划;承担全省地质环境监测数据和资料的汇总、分析及处理;承担全省地质环境与重大地质灾害的监测、调研和评价,以及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技术服务。
市级监测站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本辖区区域地质环境监测网的建设、运行和维护管理,进行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以及全省和市级地质环境监测、地质灾害防治等相关调查和综合研究。
山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及队伍现状
全国地质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从左至右:副主任陈亮、主任刘瑾
二、监测网点建设情况
目前,山西省地质环境监测工作主要在地下水动态、缓变性地质灾害方面展开。
山西省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监测孔主要分布在大同、忻定、太原、临汾、运城、长治六大盆地区,控制面积25999km2。
20世纪90年代初期,山西省共有410多个地下水环境监测点,按监测点类型统计,有专门监测孔323个,机井、民井91个,泉水监测点4个。截至目前,由于诸多原因已有127个监测井(孔)严重损坏,107个轻微损毁,处于正常监测状态的仅有176个(其中国家级11个、省级93个、地市级72个)。水位监测频率每月3次,太原、大同分站水质分析每年枯水期采样1次。各分站除太原分站安装有4台水位自动记录仪外,其余全部采用测钟、测绳、温度计进行监测,交通工具以摩托车为主。
缓变性地质灾害监测在太原市、大同市进行。大同市地裂缝监测工作始于1989年,采用DG-1A型静力水准仪和SR-1型水平蠕变仪等对428机车厂地裂缝进行监测,监测频率为每日1次;2005年在大同建立地裂缝监测短水准测量点36个,监测频率为每季度1次;
2006年在大同、太原建成山西地质矿产局职称评审了14个地面沉降GPS专业监测点,监测频率为每年1次;2004年在太原建成地面沉降监测Ⅱ等水准测量标点134个,2005年在太原建成了地面沉降分层标12组,监测频率为每季度1次。
GPS专业监测墩
三、监测装(设)备配备现状
山西省地质环境监测装(设)备主要包括:车辆2部;地下水自动监测仪4套;地质灾害监测设备16套(其中全站仪1套、经纬仪1台、手持GPS 12套、DG-1A型静力水准仪1套、SR-1型水平蠕变仪监测仪1套)。
目前,地质环境监测设备质量比较稳定可靠,运行基本正常。
地下水水位自动记录仪
地质灾害可视化会商系统及预报系统
四、信息化建设情况
(一)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会商系统建设
为满足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需求,2004年山西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专门建立了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会商室,安装了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可视化会商系统等主要预报设施,为预报预警工作开展提供了信息传输、发布、会商、产品 *** 的理想场所。“山西省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系统”经过一年试运行,2008年12月通过山西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专家验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系统”在深入研究山西省地质灾害的孕灾环境、诱灾因子和承灾体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基础上,应用统计学、模糊数学、灰色系统和人工神经 *** 的知识,建立了多元信息融合的数学模型,涵盖了地质灾害信息采集、传输、管理、分析、决策、发布的整个过程,大大提高了预报预警精度和自动化程度。
山西省地质环境信息网
(二)地质环境信息网建设
山西地质环境信息网自2008年7月开通至今,一直安全运行,共发布信息286条, *** 浏览已达1.2万多人次。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启动以来,三级以上预报产品,均通过网站发布,扩大了受众面,提高了发布质量。除此以外,网站还为宣传地质环境政策法规、树立 *** 形象、扩大社会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地质环境数据库建设和数据管理
目前,山西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已建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库、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重点城市地面沉降和地裂缝调查监测数据库、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管理信息系统。各数据库、系统较完善,数据管理情况正常。
五、主要监测成果和服务
2004年6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和气象局联合开展了山西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2004~2008年,通过山西卫视发布三级以上地质灾害预报54次,为各级 *** 和社会各界提供了更具时效性的地质灾害预防信息,防灾减灾效果显著。
2004年开始,每年在全面分析整理全省地质灾害、地下水环境、矿山地质环境、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建设与保护、矿泉水及地热开发利用、地质环境法律法规建设等资料的基础上,按年度完成《山西省××年度地质环境公报》的编制工作,并向社会发布。
2005年开始实施的山西地面沉降与地裂缝调查项目,取得了太原市地面沉降和大同市地裂缝序列的监测资料,为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以及社会公众信息需求提供了较好服务。
六、法制建设
1.2000年9月27日,山西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2.2005年发布并组织实施《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3—2015年)》。
3.2006年国土资源部审查通过了《山西省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06—2015年)》。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