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高级职称有用吗?退休时可享受什么待遇?

不但有用山西正高职称采暖,而且作用太大山西正高职称采暖了。

微信号:ctkjcq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在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里面都有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山西正高职称采暖,比如高级工程师、会计师、审计师、经济师、高级教师、主任医师等等。专业技术职称一共有13个岗位等级。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什么样山西正高职称采暖的职称等级,就享受这个等级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职称等级越高,工资福利待遇也越高。其中正高级职称有1、2、3、4四个岗位等级,是专业技术职称中的塔尖,岗位等级更高,相当于行政级别中的厅局级,其中有些专家教授享受的工资待遇都要超过厅局级领导的工资水平。

那么,正高级职称有用吗?退休时可享受什么待遇?

在这里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拥有高级职称的人,在退休地、行业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退休时的养老金要比没有高级职称的高很多。为什么呢?

之一、养老保险的缴费是根据本人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总额来确定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的。一个拥有正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即使不包括其他灰色收入,每个月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励绩效工资和津补贴加在一起至少有一万多元。由于工资水平高,他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缴费比例都很高。那么他们退休时计算的养老金自然也会很高。

第二、根据国家政策,事业单位“中人“在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前的正式工龄可以作为视同缴费年限,退休时和实际缴费年限加在一起计算养老金待遇。各个地方在计算“中人"的视同缴费年限以及视同缴费基数时,都会参照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等级,职称级别越高,所对应的缴费指数越高,缴费指数越高,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越多。比如中级职称对应的缴费指数是1.5,而正高级职称对应的缴费指数却达到了1.7。由于缴费指数高,拥有高级职称的“中人"退休时的过渡性养老金不但比没有职称的要高很多,比同样有职称,但职称等级在中级以下的人也要高许多。

第三、养老金并轨以后,虽然有许多地方取消了职称养老金补贴。但是对于那些有特别贡献的高级职称人才,还是有不少地方仍然有特别的补贴政策。比如四川、上海等地就有相关的政策规定,对于有高级职称的专家,从退休次月起给予一定比例的养老金补助;还比如有些地区会给拥有正高级职称的退休人员发放采暖补贴。

由此可见,对于拥有正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来说,他们不但在职时的工资水平高,退休时由于养老保险缴得多,视同缴费指数高,计算的养老金水平也要比其他人高很多。

正高级职称当然有用,而且用处很大,使你副高总达不到的目的,瞬间实现,所以人们都争着去评正高级!

就从山西正高职称采暖我们这里老师来说,原来老师有中学高级职称,只是副高,按道理副高工资应该有七、六、五三个级别。

在副高级职称上,还可以按照工作业绩,以及工龄来晋升!刚评上时应该是七级,五年以后可以升六级,十年以后可以升五级,然而,我们这里评上副高就是七级,一直到退休还是七级,也就是说六级、五级,只是概念级别!根本无望达到!

现在中小学职称并轨,并且实行中小学正高级职称,正高级工资有四级、三级、二级、一级四个级别,刚评上正高级,就是四级,这就比副高凭空连升了三级!那可是令人高兴的睡不着觉的好事!光工资要长一千多呢,这当然最有用了!

至于退休后享受什么待遇,只能是退休金待遇了!说起来副高级相当于副处级,正高级相当于正处级,但那仅仅是相当!

行政处级干部叫退休老干部,许多待遇自带流量,还在,正高级职称教师退休叫退休职工,你就只是领退休金就可以了,其他待遇什么也没有!

另外,退休金可能会比其他职称的老师高一些,这个主要是,现行退休金计算 *** 是以个人所交为基数,加上统筹而来。

在职时,职称是正高级职称教师,工资高一千多,那么养老金交的比例也高,基数就高,等退休了,计算出来的退休金也就高,这就是正高级职称教师比其他人多出的待遇!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正高职称,属于专业技术岗位,一般是技术4、3、2级,享受副厅级待遇,1级就是两院院士,享受副部级待遇。这里说的待遇,首先是工资水平,4级工资

社保再传好消息:退休职工发取暖补贴了,统一标准2360元可行吗?

10月下旬,天就开始冷了。初冬的寒意袭来的同时,广大的退休人员要迎来一股暖风了。很多北方地区已经开始做好采暖补贴发放的准备工作了。不是只有在职人员才有这项福利的,很多地区也给退休人员发放采暖补贴了,充分体现了国家关爱退休老人的决心和举措。

但是,题主所说的“全国企业退休职工统一发放2360元的取暖补贴”,肯定不是真实的。取暖补贴,不是全国统一政策,而且北方地区的当地政策,怎么能够做到全国统一呢?再说了,南方地区就不存在取暖补贴这种说法的,即使在北方地区,各地区也不尽相同,差异非常大。

【1】哪些地区迎来利好消息呢?

进入10月中旬,有些地方已经迫不及待地公布了冬季取暖补贴的新标准,从目前掌握的情况,同比都有所提高,应该说,退休人员的福利待遇越来越好了。

宁夏率先打响了之一枪:刚刚公布的企业退休人员的采暖补贴标准同比大幅上升。更高标准从2021年的4394元涨到了2022年的4563元,大涨169元。这可是一大笔实实在在的大福利啊,在寒冷的冬季,给退休老人送来深深的暖意。

当然,也有一些网友误传:各省市的企业退休人员将统一发放采暖补贴,而且穿得有鼻子有眼、有零有整的——2360元。其实,大家不要再误传了。我们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尤其是南北有别,冬季长短不同,地区经济水平不同,等等,统一标准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公平的。

其实,有些地方的企业退休职工的采暖补贴标准只有几百元甚至只有几十元。但我们相信,随着共同富裕的理念深入落实,他们的采暖补贴标准一定会逐年提高的,这也是国家对“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的长远关怀。

目前看,我们各地区的采暖补贴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在这里恭喜宁夏的企业退休职工,因为他们的更高档补贴高达4563元,还是非常高的。其次,我们要恭贺山西的企业退休职工,他们3360元的标准已经发到位了。

当然了,各地有各地的福利,各地也有各地的难处。比如,青海能发到3900元,山东能发到1700元,但也有一些地区只能发到几百元甚至几十元。吉林公主岭的35元,洮南的38元,河南的480元,新疆的120元,他们这些地区的退休职工,是不是要羡慕得哭出声来?

【2】哪些人可以享受到这一次的福利呢?

(1)天气寒冷、供暖期长、入冬时间早的地区人员。这些地区受冬季寒冷程度和冬季寒冷天数的影响,都会考虑到退休职工的实际困难,毕竟养老金比较低,有的只有一两千元,如果再交采暖费,大大加重了经济负担,有些贫困的老人就烧不起暖气了。所以,这些地区的企事业单位或当地 *** 都会给退休老人发放一定标准的采暖补贴,帮助他们度过寒冷的冬天。

(2)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公务、事业编人员可能是最吃香的群体,工资之外,单位会有各种津贴和补贴,其中,怎么能少了采暖补贴呢?这些补贴,都是大大的福利啊,也是一种优越感的体现。公务事业单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就享受较高的补贴标准。比如,陕西的正高级的标准是3200元、副高级则是2800元,普通退休人员则要更低一些。

(3)城镇退休职工要分不同的档次。在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国企、普通企业等退休职工多个群体中,不同的单位、不同职称,取暖费标准也是不同的。比如,山东的企退职工的取暖补贴标准是1700元,但是机关单位和事业单位的采暖标准就要高于企业人员的,比如市级的可以发3200元、局级的可以发2200元。

再比如,在山西省,厅级和正高级的退休人员的取暖补贴是5600元、处级和副高级是4480元,明显比企业退休职工高一些。所以,在职的时候,一定要提职加薪和评定职称,等到你退休的时候,这种福利待遇也能跟随一辈子。

【3】哪些退休人员享受不到采暖补贴呢?

(1)南方的城镇退休职工。众所周知,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划分的,以北是北方,以南是南方。南方是没有采暖补贴的。其实,我在湖南、湖北生活过,感觉湖南湖北的冬天比北方城市还要“难过”,屋里屋外一样阴冷。真心希望也给湖南湖北这类“南方地区”发放采暖补贴。

(2)部分北方省份的退休人员。福利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不是人人都有的。大多数的北方地区都有采暖补贴,但是也有一些地区没有,比如,黑龙江、辽宁等地区,虽然处于高寒地区,有些退休人员从来没有领取过采暖补贴。

(3)没有参加过职工养老保险的人是没有提退休职工取暖补贴的。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也能领取养老金的人,一般情况也是没有的。看样子,这项福利面向的还是城镇退休职工。所以,年轻的时候,一定好好读书,争取进到好单位,即使退休了,福利也比社会人员多一些。

[山西省]山西正高职称采暖,山西副高职称取暖费标准

山西正高职称报销的标准

我校符合保健医疗待遇人员医疗费在10000元以内的

正高按95%比例报销,厅级干部按100%比例报销;10000元以上的,按100%比例报销。2.学校每年安排一次体检,费用由学校支付。3.可选择干部门诊、干部病房就诊。4.学校在就医、转诊、转院等方面提供保障。5.住院床位费按50元/日以内报销,超过部分自理。

医生取暖费补偿标准?

各地的执行标准有差别,

自采暖补贴基本补贴为每个采暖季每名职工470元。

同时,还有多项附加补贴标准,这包括:行政和全部补助事业单位职工自采暖补贴附加补贴,每名职工比照(2003)京房改办字第078号文件确定的住房建筑面积标准按下表计发;企业和部分补助事业单位职工自采暖补贴附加补贴,每名职工参照行政和全部补助事业单位职工自采暖补贴附加补贴标准由单位自行确定,其中,经房改部门核准住房分配货币化方案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可按核准的面积标准计发。新实施的发放办法中,严格明确了补贴发放范围。针对一个户主名下有多套带有集中供热设施的住房,该户主只能选择一套带有集中供热设施的住房申请采暖价格补贴,其他的住房不再享受采暖价格补贴。了解到,今年采暖价格发放范围为,城区(市中、任城、高新、北湖度假区)集中供热覆盖范围内,户主及配偶都没有享受单位采暖费补贴的供热用户,户主及配偶一方已享受单位采暖补贴的供暖用户不享受补贴。此外对于已领取每人每年24元取暖补贴的用户,仍享受每平方米2元的的采暖补贴。在市民政部门、市总工会领取每户455元采暖补贴的三类城区困难居民家庭(享受城镇居民更低生活保障的家庭、享受破产企业“绿卡”救助的困难职工家庭、持有总工会发放的“特困职工证”的特困职工家庭,仍可享受该项补贴。企业退休(退职)人员采暖补贴调整到每人每年1100元的,不再享受该项补贴。医生属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如果是中级职称、正科级及工勤岗的 *** 及以下职务的人员,不论是在职人员还是退休人员,冬季取暖费为2360元(陕西省)。副处及副高级职称人员、正处级及正高级职称及以上职务,分档次都有不同标准的提高。职务越高,取暖费标准就越高。中级职称的医生取暖费为2360元?副高级职称及正高级职称的医生取暖费标准还有不同档次的提高。各地的执行标准有差别。补贴机灵,没播出来,济北民之光470,同时还有多项附加补贴标准,这包括行政和全部补助事业单位职工是采暖补贴。此外,对于已领取每人每年24元补栏补贴的用户,能享受每平方米两元的采暖补贴,企业退休退职人员补贴调整到每人每年1100元,取暖补贴是由单位承担,即有取暖设备的,给予免交取暖。

补贴期限:每年4个月。

补贴标准:地市级享受热补面积140平方米,人均1400元;县处级享受热补面积120平方米,人均1200元;科级以下(含公勤人员)享受热补面积100平方米,人均1000元。

采暖补贴发放标准

1.2022年天津取暖补贴发放标准

发放标准:从2008年起我市职工冬季取暖补贴标准由235元提高到335元。

发放人群:职工领取冬季取暖补贴需要工作满一年以上才可以享受,如在取暖期间工作满一年时,可以自工作满一年的次日起,按日期比例计算发给。我市的采暖季一般是当年的11月15日至次年的3月15日。

2.2022年山东取暖补贴发放标准

按照规定,山东省正省级人员将获得3800元采暖补贴,副省级3200元,厅局级2200元,处级1700元,科级1300元,一般人员1100元;事业单位的发放标准是,高级职称1700元、中级1300元、初级1100元。

3.2022年北京取暖补贴发放标准

补贴不再按面积报销而是按职级发放。其中,科员以下1850元,正、副科级2100元,副处级2350元,正处级2750元,副局级3150元,正局级3700元。

4.2022年宁夏取暖补贴发放标准

宁夏2021年的取暖补贴是分为两个档次的,分别是4394元和2951元,比2020的标准要提高不少,那2022年的标准也有可能比2021年的要高,所以在2022年,宁夏的取暖补贴很可能是高于4394元和2951元的。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部分地区来说,取暖补贴都是从11月份开始发放的,发放时间为11月、12月、以及次年的1月、2月等,共四个月的时间,比如天津、陕西和山西等地就是这样发放的。

而在去年,山东和宁夏的取暖补贴是从10月份开始发放的,因此,如果当地有取暖补贴,退休人员就需要注意一下:看看当地的发放时间究竟是10月份开始,还是11月份开始。

总结来说,每年在寒冬来临之前,多个地区都会给退休人员发放取暖补贴,发放时间多是在10月份或者11月份,发放标准则有高有低,不过,大部分地区的发放标准都是高于1000元的,有些地区甚至能达到3000元以上,这对于退休人员来说,无疑是一项雪中送炭的好政策。

中级,正高,副高不同职称级别待遇差多少

职称对于工资、退休金、补贴等都有影响。一般初级职称与中级职称工资上会差500元,要是更高一级的相差近千元。甚至冬天发采暖费的时候,职称高的都能比职称低的多领几百甚至上千元。

而且在她们这样的单位,在晋升职务的时候,职称也是必须条件,每次竞聘岗位的时候,岗位要求上都会有职称等级的要求,比如说部门主任一般都得是副高职称才有资格参加竞聘。

扩展资料

我国从1986年起就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了。目前设置的专业技术职务共29个系列,各系列一般分高、中、初三级,有些系列的高、初级又分为两档。

评上了职称,按照等级,会有不同的叫法,比如说工程技术人员,有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之分;大学老师有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几个层次。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大家去医院看病,都会看到一张医生出诊表,每个医生的名字后边都会标注一个“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或者“主治医师”等等,这其实就是医生的职称,主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分别是正高和副高职称,挂他们的号那就是专家号了。

其他医生的则只能算是普通号。职称等级不同带来的待遇差异是显而易见的,看病时先是挂号费这一项就差了不少。患者并不了解每个医生的情况,于是,职称变成了患者选择医生的之一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职称真的没用了吗?事业单位与民企情况大不同